空调能自己移机吗,空调能自己移机吗?隔壁房间可以用吗

 家电维修自学网   2024-04-28 09:23:32    6 人阅读  1 条评论

昨天下午空调能自己移机吗,刚刚结束北京考研政治阅卷工作的第九组副组长米鹏老师与2015考研学子做了一次深度对话交流。据米鹏老师介绍,空调能自己移机吗他们这一组共37名老师,主要负责报考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旅游大学、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13个招生单位考生的试卷评阅工作。

刚批阅完试卷,米鹏老师结合之前自己对考研政治真题的解答,把官方版答案整理了出来。其中,对每道题每个得分点都详细予以说明。此前刚考完试,很多机构给出的答案真的是错误百出。其中,最有争议的第4题和第20题现在都有了明确答案。可惜的是很多考生包括很多考生都做错了。有关阅卷情况明日再聊,今天先与大家分享官方答案解析和评分细则。研苞们,抓紧时间看看哦!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B  “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说明了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人 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 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 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所以C项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是干扰项。认识有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更加重要。D项表述有误。A项并非题干表明的内容。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展开全文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 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 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机械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C.所生产商品价值提高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B 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器操纵 机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的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应 该看到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 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 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 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 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没有改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会 随着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改变而改变。平均利润的产生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与个别企业无关。所以ACD是干扰项。

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也存在 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愈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愈多;反之就愈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 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因此采用机械化操作后,资本技术构成将会提高。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B.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A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该论断的完整含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阶级性和先进性。所谓“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所谓“先进性”,是指它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成、用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关系是:阶级性决定先进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综上所述可知,A项与题干意思直接贴合。B选项本身为错误说法,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工人阶级,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C、D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性与先进性的相互关系。其中C项为正确说法;D项为错误说法。C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设问无关。如果题干改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阶级性和先进性的统一。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性与先进性相互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论述是,”则C项当选。

5.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空调能自己移机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便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他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型工业并举,等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C 党 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 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 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7.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化优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A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日至13日 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论述了当前城镇化 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 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 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

B.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D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这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发表关于香港的白皮书,是中央对港方针政策的重要宣示“一国”是 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包括香港特别 行政区在内的所有地方行政区域拥有全面管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完全自 治,也不是分权,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高度自治权的限度在于中央授予多少权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就享有多少权力,不存在“剩余权力”。同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等制度和原则。坚持一国原则,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尊重国家实行的根本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和原则。

9.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B.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

C.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

A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在于两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后者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两大历史任务的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 条件。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10.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A.没有推翻帝制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B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空调能自己移机吗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无关。

11.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

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

B  1917年8月, 中国正式向德奥宣战。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梦想借参战改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摆脱被列强分割的命运。但是,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个积贫积弱被侵略者置于 屠刀之下的国家,这样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而已。战争结束后,日本窃取了德国在山东的非法利益,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屈辱。

西方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山东问题的处置,使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而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社会主义浪潮,一战期间却在俄国成为现实。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了一股澎湃的思潮。

由此开始,一战对中国近现代史、社会思潮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形成了至深且广的影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政治基础。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在纪念一战百年时,大英图书馆中文馆馆长吴芳思这样写道:庆祝应该专属于1919年5月4日,因为这一天真正地回应了那些欧洲盟国在凡尔赛悍然做出的决定,由此,中国开始了一场真正的革命性的改变。

对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的探索也因一战而变。帝国主义野蛮争夺和血腥战争的惨烈后果,显露了“欧洲模式”的局限性。由西方文明造就的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失去原有的光彩。李大钊在大战即将结束时说:“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毛泽东在1917年8月也指出,东方思想固然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12.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C.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D.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D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1日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古田会议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

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觉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颗常青树上。"个 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A 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14.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尺度

C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前提,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 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总是生活在社会当中,个体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人是 社会的人,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钱学森这段话说明的即是这一道理。

15.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局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式变化新特点新形势,坚持

A.共同安全观

B.亚洲安全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D.地区集体安全观

C习近平4月15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6.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愈加猖獗,教派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极端恐怖势力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伊斯兰国" (ISIS),并宣称将建立地跨西亚北非的"哈里发帝国",对该地区的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并且给国家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美国

A."中东收缩"战略提上议程

B."和平演变"战略归于失败

C."北约东扩"战略被迫搁置

D."重返亚太"战略收到牵制

D 极端恐怖势力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伊斯兰国"(ISIS),并宣称将建立地跨西亚北非的"哈里发帝国",对该地区的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并且给国家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收到牵制。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 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 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工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 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BD 本题素材出自2014年6月20日《人民日报》一文《土壤是怎么生成的》,指出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这说明了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发展是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而非直线上升。故C不选。

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 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 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ACD 本题素材出自《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1日)一文《平衡是种大智慧》文章指出世 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保持了这种平衡的结果。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 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可以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上述现象告诉我们:保持平衡,车就能按我们的 意愿奔跑、前进;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失事,甚至出大事。平衡,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这要求我们精确把握事物的度,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B项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材料未有涉及,辩证否定的方式是螺旋式上升方向是前进发展。

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们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BCD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历 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 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杰出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 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2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 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 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ABC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 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 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经 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 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D项本题迷惑性最强的选项不能选。一则题干中没有包含这个意思。二则其本身也未必正确。尽管在资本主义早期的某个历史阶段曾经出现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无论是理论上的推演还是客观事实的检验,都无法证实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公众生活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社会经济规制

D.反托拉斯法

BC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BCD均属于微观规制的类型。A项公众生活规制没有这种说法。

22.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

A.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ACD习近平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后,于5月22日 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他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 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具 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 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 化建设。因为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B项有误。

23.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2.5%:仍实行由集体 统一经营的村,组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业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 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

AC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这说明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1号文件另外一大亮点是三权分置: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故BD不对。

24.与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比,十二届人代会在代表结构与组成上,呈现"两升一降"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 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 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利于

A.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B.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C.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D.更为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的民意反映与监督职能

ABD人大代表“两升一降”,让代表结构更优化,让更多的代表来自基层。代表们来自基层、服务基层,倾听民意、集中民智,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能够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并不是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2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7.3%,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是一种趋 势性的变化,是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増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ACD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0月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 下价值观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D.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ABCD  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27.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A.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B.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C.台湾被日本侵占

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CD 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那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马关条约》的签署,导致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也激发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28.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 政府组织案,国民大全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五项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建立的政治体制相当于英国、法国的议会制和内阁制,不是新民主义性质的,而且国民党在政府中占着明显的优势。对政协的上述协议,共产党赞同并决心严格履行,这是因为它有利于

A.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

B.打破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局面

C.改变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

D.保障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ABD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土的代表38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同国民党当局认真协商,推动政协会议达成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政协的五项协议,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它激起了亿万善良的中国人对于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热烈期望。协议较多地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这使他们尤其感到振奋,这也赢得了共产党赞同并决心严格履行。

决议就双十协定未能达成的军队问题与解放区政权合法性问题初步达成共识,但未改变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故C不对。

29.1979年,针对当时存在的是否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是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有错误的。""这种说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A.没有把毛泽东与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区分开

B.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开

C.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

空调能自己移机吗,空调能自己移机吗?隔壁房间可以用吗

D.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分开

CD  邓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是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就是要我们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把毛泽东与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区分开,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因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1979年时还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成果。题干题目材料中也未提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

30.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A.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及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

B.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C.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

D.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

ABC   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道德规范的执著践履。个人品德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它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或体现.反映着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展示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其二,综合性。个人道德品质不是零碎的个人生活片段,而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渗透并影响个人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个别的具体行为,而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其三,稳定性。个人品德不是临时的、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地影响人的知、情、意、行各个方面,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思维或评价"定势"、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

31.1763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的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 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进这件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

A.权力优先于权利

B.权力决定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CD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权力来源于权利而不是权力创造或批准了权利。权力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的。权力服务于权利,不仅要防止对权利的侵犯,更重要的是,为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创造条件。权力应以权利为界限。由于权力是来源于权利的,也由于权力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权利,相对于权利,权力就是手段和工具,而不是目的。这意味着权利为权力的行使设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以防权力的滥用与异化。因此AB表述是错误的。

3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这两个纪念日:

A.有助于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传播历史事实的真相

B.是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付出巨大牺牲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的敬重与缅怀

C.彰显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的伟大作用

D.是对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

ABCD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两个决定全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为了牢记历史,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 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指出,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 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 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3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历史盛会,硕果累累,其中,《北京反腐败宣言》的通过尤为引人注目。该《宣言》通过的意义在于,各成员国

A.加强了涉腐、涉案赃款跨境流动的信息共享

B.将形成携手打击跨境腐败的网络

C.杜绝了跨国腐败行为的发生

D.达成了就追逃、追赃开展执法合作的重要共识

ABD  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6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宣言》表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一致认识到,腐败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阻碍经济健康发展,是必须治理的社会“毒瘤”。这一文件彰显了APEC在亚太地区打击一切领域内腐败现象的决心。秉承这一愿景,APEC全力推动意在预防、调查、起诉和惩治腐败犯罪的国际合作。根据各自法律,加强与腐败官员及其非法所得跨境活动相关的信息共享,以最大限度地打击腐败、贿赂与非法资金流动;根据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定义,提高受益所有权透明度,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发现腐败行为,但目前还无法杜绝跨国腐败行为的发生。C项是错误的。积极支持并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等多边网络,强化国际反腐败合作;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 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 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促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 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 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的拉近了距离,互联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 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 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类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 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1日)

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他概括为"互联网 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 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做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 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 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

(1)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像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因利用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既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如人们的观念、认识水平的影响。(2分)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它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因此"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完全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如何去利用它,做到趋利避害,强化网络共同体意识,遵循网络法规与道德,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3分)

(2)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2分)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大象”型企业与“蚂蚁”型企业同时并存,但目前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借鉴并具备“蚂蚁”的特性。“大象”与“蚂蚁”应该应势而变,培育“互联网思维”,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互相利用吸收对方的优点,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在互联网构造的平台上共同发展。(3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计划经济时期全靠国家管理市场,市场边角被忽略,很多小商品没人去生产,有些新的市场需求也没人去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只要市场有需求,它就会去满 足。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收到法律保护,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 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就要建立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型 银行,让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因为从商业角度说,大银行本身就嫌平爱富,嫌小爱大。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很大,交易成本也高。跟大企业签一个 1亿元的合同,相当于跟小企业签20个500万的合同。现在居民和企业手中有大量存款,而小微企业却贷不到款。

这就需要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社区银行等 中小银行。发展民营的、小型的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但是如果 小微企业垮了,那国民经济不成了骨头架子了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 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减负添力。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民营银行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给与了充分肯 定。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一大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将会成长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

摘编自光明网(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2014年11月21日)

(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    

(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

(1)材料中“大猫”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小猫”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因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可以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分)

要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分)

(2)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首先,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分)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只调节经济的手段的作用关系。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问题。(2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存在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 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 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源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和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的争议。(2分)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斗争。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分)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些具体主张上有一些具体差别,比如孔子的思想中虽也有大同社会的设想但毕竟是一种空想,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它把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提升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它从对少数人的思想批判,理想社会的设想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2分)

但又应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绝对对立的,他们都为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在一些具体主张上它们也有相通之处,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这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2分)

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分)  

空调能自己移机吗,空调能自己移机吗?隔壁房间可以用吗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 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已发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对法治进步的 热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于百姓福 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过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 民给力,用法律来定分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认识,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 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舞步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视频 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促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 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

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 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来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 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

材料2

法治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 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制作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个拥有13忆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将强统一的领 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分)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分)

(1)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法治有助于国家维护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2分)不仅如此法治还关乎百姓福祉,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讲,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法治建设的各方面来讲,无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都与百姓息息相关,从人的一生福祉来讲,无不需要法治保驾护航。(4分)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2分)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有一段深刻的对话。蒙哥马利说,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下主 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是不是? 要向外国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 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材料2

600 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 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 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 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最终罢战息兵。

孙中山先生曾在日本演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主张仁义道德,西方的文化是霸道,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 枪大炮来压迫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无数仁人志士高喊"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但只是为了获得免于被欺凌的自由,为了以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正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所说,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暴力选择,但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理念被视 为理所当然,和平关系的普遍原则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为起点。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法国巴黎向世界宣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 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读懂了"和"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的气度与内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2日,2014年5月20日)

(1)毛泽东和蒙哥马利的"对话"反映了什么?(4分)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6分)

(1)“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因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基于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时西方一些人对中国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担忧与戒备也反映了其根深蒂固的“中国威胁论”的逻辑。(4分)

(2)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发展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现在,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分)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是,它高举的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越发展越要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是和平的醒狮。其次,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及亚太国;对非洲国家践行真、实、亲、诚的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建立“命运共同体” ;努力与发达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提出和谐世界理念,所以中国是可亲的的醒狮。第三 ,中国秉承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主张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国是文明的醒狮。中国对世界带来的是贡献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合作而不是动荡,是文明进步而不是倒退。(4分)

文章来源学府网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cr-hg.com/dqwx/576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家电维修自学网作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1. zleqp146l6t
    zleqp146l6t  @回复

    支持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